全球碳信用市快速VPN场观察:亚洲正在崛起
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正在加剧,全球在全球碳市场加速扩容与中国“双碳”战略深化实施的碳信背景下,碳信用市场正从单一的用市快速VPN减排工具向系统性气候治理平台演进。
3月27日,场观察亚首届全球碳信用市场发展论坛在澳门举行。洲正会上交流了当前碳市场发展的崛起两大核心命题:如何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高碳产业转型动能;怎样构建覆盖技术、金融与规则的全球信任体系。
活动由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澳碳所)与澳门碳中和研究院主办,碳信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用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场观察亚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洲正新加坡气候影响力交易所(CIX)、崛起马来西亚碳市场协会(MCMA)、全球绿色发展研究院(香港)等联合主办,碳信为全球碳市场发展注入澳门动能。用市
从“纯绿”到转型金融
传统绿色金融聚焦光伏、风电等“纯绿”领域,快速VPN而转型金融则瞄准钢铁、化工等高碳行业的渐进式改造。
2003-2024年亚洲及全球自愿减排量年签发量一览 来源:《亚洲自愿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
根据《亚洲自愿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数据显示,亚洲已成为全球碳信用供给的核心引擎。该份报告由澳碳所联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联合发布。截至2024年底,亚洲区域累计签发量占全球56.19%。其中,中国与印度贡献超七成,分别为中国占亚洲累计签发量48.15%、印度占亚洲累计签发量23.23%。
亚洲已注册自愿减排项目地区分布占比 来源:《亚洲自愿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
从动态发展趋势来看,亚洲碳信用增势迅猛,2024年活跃于亚洲的9000多个国际机制登记的减排项目共签发了1.17亿吨碳信用,占全球2024年新增碳信用的38.39%。其中东亚地区的自愿减排项目数量位居首位,多达4637个,占亚洲总注册数量的 50.87%。
同时,带有其他附加效益的高质量碳信用存在显著溢价。自愿碳市场的平均碳信用价格在 2023 年持续明显下降趋势之后,在 2024 年上半年显示出稳定的迹象。世界银行《2024年碳定价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指出,尽管大多数类别的碳信用价格都在下跌,碳清除类型(包括工程碳清除和基于自然的碳清除)碳信用价格则表现出显著的弹性。上述这些突出贡献显著推动了全球碳减排进程。
欧盟碳边境税(CBAM)的阴影下,一场关于度量衡的挑战已然打响。欧美机构把持各类认证体系,而目前,亚洲各国也正积极探索标准互认、碳信用开发及技术创新等领域,以政策驱动本土机制创新,推动碳信用市场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论坛上线了首批Article 6标准化碳信用合约产品—A6 X。A6 X是澳碳所在本所SCM标准碳信用市场框架下,基于现有的RCU、ERU、ACU和NRU标准化合约,通过添加Article 6标签,使其符合《巴黎协定》第6条的合作机制,在项目在获得东道国授权后,允许国际买家和卖家在澳碳所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以实现其碳减排目标。其中,储备的“乌干达绿色云改进型炉灶”项目旨在通过向乌干达当地家庭免费分发200,000个便携式高效节能的绿色云改进型炉灶(ICSs),替换效率低下的传统基础炉灶,以减少木柴的燃烧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且同时减缓乌干达的森林砍伐。该项目首个计入期预计签发减排量150万吨。
碳市场基础设施正在深度重构
就在今年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打破了发电行业一枝独秀的格局,中国碳市场变革正在进行。
目前,高碳排产业在政策驱动下呈现差异化转型特征:截至2024年底,全国钢铁行业有171家企业完成7亿吨产能超低排放改造,行业也在大力加强研发氢基炼钢、CCUS等前沿低碳技术;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EPD(环境产品声明)平台和低碳钢评价标准体系。能源系统上,例如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目前注册经营主体21.39万家,支持全国范围的绿证交易,提供绿电绿证溯源和评价、认证支撑。
区块链、AI、IoT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也正在重塑碳市场基础设施,赋能绿色数字资产从生成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传统绿色数字资产采集、传输、存储环节易被篡改,可信度易受质疑,澳碳所将采用IOT+Blockchain+AI的技术融合,基于蚂蚁链可信数实孪生技术,链接现实世界资产,实时采集供给和需求端数据并直接上链,利用智能合约自动匹配,搭建首个覆盖绿色数字资产通证化及交易体系,创新并尝试绿色数字资产RWA融资新模式。该项目分为5阶段,当前澳碳所已完成2025年第1季度目标,于今年一月在巴西完成了全球首笔葡语系国家基于区块链的户用光伏国际绿证交易。
锚定气候目标 推进制度技术区域协同
在《巴黎协定》第6.4条全球碳信用机制正式落地的背景下,国际气候治理正经历从分散化规则向系统性框架的转型。在此背景下,各方围绕制度、技术、区域协同等维度展开的积极探索,为应对气候变化勾勒出清晰且可行的行动路径。
在制度领域,中国环科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澳门国际碳市场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唐丁丁提出,2030年自愿碳市场规模或达5000亿美元,但需解决标准碎片化问题。他呼吁亚洲国家共建统一登记簿与标准体系,推动东盟与中国碳市场协同发展,形成与欧盟市场的互补格局。这一路径也需依托多边开发银行的资金杠杆作用,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经济部高级经济学家Marcin Sasin所述,需将项目利益相关方纳入合作框架,以破解碳信用供需结构性失衡。
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国际气候治理体系完善的核心动力。针对国际碳信用供需结构不平衡的持续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观察到,企业自主减排承诺显著增加,市场正从单一抵消工具向气候投融资平台转型。需加速方法学互认、数据互通与规则融合,构建包容性国际标准体系。腾讯碳中和高级顾问、全球温室气体协议指导委员会理事翟永平强调,AI 的应用也可为气候治理开辟新路径,将在碳中和进程中以技术创新和监管使其碳足迹最小化。
在区域协同上,根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访问教授齐绍洲团队预测,在2030年达峰以后,中国碳价将进入快速上升期。他建议,包括澳碳所在内的机构要以开放的态度瞄准全球,充当链接中国和全球碳市场的桥梁。澳碳所总经理孟萌表示,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各方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开放协作、共享机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接下来,能否将亚洲引擎转化为全球公共品,这需要构建起包容性国际规则框架。唯有将亚洲的规模优势转化为规则制定权、将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诉求转化为集体行动力,才能为1.5℃目标提供真正包容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翻墙软件)
-
三楼住宅冒烟 消防破窗救人消防员利用梯子爬上事发楼层查看情况。通讯员供图海西晨报讯记者 白斌斌 通讯员 叶怡亨 郑劲捷)6月3日13时27分许,厦门思明区槟榔西里一住户家中冒烟,但敲门却无人应答。消防 ...[详细]
-
你是否经常感到天旋地转、头晕目眩?是否在日常活动中突然失去平衡,影响生活质量?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很可能与你的前庭功能有关。近日,汉阴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开展了前庭功能评估检查,引进国内现代化诊疗设备全 ...[详细]
-
第八届厦门网络文化节正式启动厦门市委网信办主任卢秀萍介绍厦门网络文化节相关情况厦门网讯(记者沈伟彬 马庆伟)4月28日上午,第八届厦门网络文化节启动仪式在湖里区东南天地举行。省委网信办、市委宣传部、市 ...[详细]
-
在新型书店,除了卖书外,举办讲座、销售文创产品等也成为标配。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见习记者陈雪慧)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每当这个时候,你是不是会默默问自己:有多久没去过图书馆了?有多长时间没看完一本书了?互联 ...[详细]
-
3米乘3米的客厅装修效果图,应该如何布置家具?对于这么小的客厅,可以选择简约风格的家具,避免过于复杂和沉重的款式。可以选择搭配一套简约的沙发和茶几,选择颜色上比较清淡的家具,可以增加空间的通透感。此外 ...[详细]
-
你是否经常感到天旋地转、头晕目眩?是否在日常活动中突然失去平衡,影响生活质量?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很可能与你的前庭功能有关。近日,汉阴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开展了前庭功能评估检查,引进国内现代化诊疗设备全 ...[详细]
-
3月6日,汉阴县实验小学太平校区党支部和少先队队部联合组织开展了一场“扮靓家乡”志愿环保服务活动。30余名学生志愿者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手拿卫生清扫工具来到学校附近的河滨路,大家仔细清理草地、树丛和过 ...[详细]
-
制图/张平原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通讯员 徐莉华 高凌哲) 骗子冒充“北京市公安局”打来电话,居然让黄大妈去宾馆开房,“凭什么!”黄大妈一声 ...[详细]
-
没开过公司 怎么成了“老板”多位市民身份信息被冒用,嫌疑人近日获刑邱某华伪造的企业印章。警方供图海西晨报讯记者 彭怡郡 通讯员 思公政)收到税务处罚通知书,告知其名下公司未按时 ...[详细]
-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自2025年4月15日起施行。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医院、机关食堂等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重 ...[详细]